阶层壁垒:不同阶层家庭儿童表现大不同

米小妈妈  2014/06/06 17:01 | 3481阅
阶层壁垒:不同阶层家庭儿童表现大不同

文/米小妈妈

最近参加了2次以孩子为主的家庭聚会,聚会的出发点也基本相似,都是以某孩子生日为由头的一起玩耍的过程。

在这2次的聚会上,最开心的都是孩子们。

而我和先生在这2次家庭聚会中的感受却基本类似,一次以轻松愉快收尾、一次以闹腾和感慨告终。

过程大概是这样子。

A聚会以某一年级男孩的7岁生日展开,同时参加生日聚会的有这个男孩的很多同学,聚会在某餐厅的包间进行,还未进场就看见在餐厅里到处乱跑和高亢的尖叫,当我和先生落座后我曾经多次的跟他们说:“大家小声一点,这里是公共场合,别影响其他人就餐,你们玩游戏就在包间里进行……”

我得到的回应是一堆高亢的尖叫以及极少数父母斜视的眼神。

这群7岁左右的孩子不断的冒出滚、屁、草之类的社会化段子。

我属于最典型的北漂的草根贱民,而这群闹腾的孩子的父母也可以跟我一样被定义为这个城市的最基层的百姓,他们大多或没有工作、或维持生计、或者是某种存在方式,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孩子这种无视公共场合礼仪的存在方式是孩子优秀的一种表现。

于是,饭局过半,我假以借口带着女儿离开了。

先生同感,只不过为了维持某种道义上的交情,陪坐着直至结束,回来后便感慨:“这老J交的是一群什么朋友?实在是没意思”。

老J是我们和这群素未谋面的人的唯一的交集。



B聚会同样以某位6岁女孩的生日派对开场,同样在餐厅的包间,参加聚会的同样是六七岁的男孩女孩以及他们的父母。

整个聚会期间,当某个男孩或者女孩兴奋的尖叫时,其余的孩子都会立刻示意让他小声一点,这位兴奋着的孩子也会立刻安静下来,不管哪种游戏形式都在小范围或者包间内热闹着,他们高声的交谈但绝对不会影响到大人甚至餐厅其他人的用餐或者情绪。

聚会期间这群孩子同样交流着时下他们关注和流行的游戏,比如巴拉拉小魔仙、陀螺,还有拜厄、柴可夫斯基或者大家最近阅读的某些绘本,以及最近去了哪个博物馆有什么特别有趣的内容还包括暑期的出游计划。

在这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中,父母们交流着对孩子上学计划的筹备工作、孩子阅读计划要如何调整、大家如何组团去带孩子见识世面甚至还包括一些育儿资源的合理化分享。

大家轻松愉悦,彼此沟通处于一个对等的状态,而同样Z是我和这群朋友唯一的交集。



我想未来除了老J,他的这群朋友即使相见我也会视如陌生人对待,不是因为他们没有什么学历或者财富,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比我有钱多了,而是因为在我和他们之间在对孩子的最基本的教育理念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

同样,在未来z的这群朋友,我们会一定会自发的再次组织某些聚会,或是带着孩子们去探险、或者某种意义上的读书会、或者某次孩子们之间某种乐器的家庭演奏会,理由同样很简单我们对育儿或者对生存有着同样的观点。

好吧,这是否是家庭阶层对孩子造成的不同的影响,或者这只是个个例情况阴差阳错的被我这个矫情的带着势利眼的女人看到了。

是的抛开我狭隘的势利眼,我在2个群体儿童身上看到了完全不一样的存在,一群野蛮生长的孩子和一群懂得尊重和理解一些社会准则的孩子。

他们的未来是否也会同样有着天壤之别,我不敢断论,毕竟每个个体在成长的过程中除了受到来自父母和家庭的影响还有学校的同样还有来自孩子自己的综合因素构成。

我唯一能确定是无论父母的阶层或者学识如何,这群孩子都会得到来自父母的最真挚的爱和最无忧无虑的童年。

而我,依然会带着女儿小心谨慎的生活,让她懂得尊重、理解、与人为善的一些社会性动物最基本且最必备的道理,当然在如今的社会下,我同样也会努力的教会她在各种道理之下该野蛮时同样不手软的处世之道。

 日志分类:学做父母 |  评论  |  3481阅

喜欢
转帖
上一篇
下一篇